最新资讯

联系电话

0571-87298907

E-MAIL

zjleasing@sina.cn

最新资讯
  • 首页 > 最新资讯 > 最新资讯
金融引擎释放嘉兴稳增新动力
浙江省租赁业协会  http://www.zjleasing.org | 更新时间:2015-01-28  | 来源: 嘉兴日报 | 阅读:4144次

金融业态更加完善、金融产业更加壮大、嘉兴板块快速扩容、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有力、金融环境更加优化……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嘉兴金融发展亮点纷呈,成为拉动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金融业态更加完善

 

嘉兴经济引擎再“提挡”

 

随着金融行业准入门槛的逐步放开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民间资本和互联网力量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不断加快,预示着金融业发展将发生基因式改革,更多的中小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基金、保险、信托、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等都将实现较大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我市金融业也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组织291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6家,市级保险机构51家,证券期货营业部52家,担保公司48家,小额贷款公司32家,典当企业32家,拍卖企业25家,融资租赁公司12家,民间融资管理中心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机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我市金融产业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基金小镇、嘉兴国际金融中心等平台都在抓紧建设,南湖、嘉善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县(区)建设加快推进。以南湖区的“基金小镇”为例,目前“基金小镇”一期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截至去年12月末,“基金小镇”已累计引进投资类企业654户,其中投资类管理公司83户,认缴资金突破700亿元,实缴资金370亿元,成为全省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14年已实现税收1.5亿元。3年时间基金小镇的税收实现了从百万元到千万元再到亿元的突破,呈现出“三级跳”的增长趋势,年均税收增长超200%,其中2014年是2012年的20.3倍。

随着金融业态的完善,产业化水平的提升,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不断提升,去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3.9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68%,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资本市场日益活跃

 

“嘉兴板块”迅速扩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以资本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带动经济全局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和实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体现甚至决定着整个地区在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去年,IPO重新开闸,那些为上市而苦苦排队的公司终于重新燃起了希望,禾企迎来了上市的大年,先是年初有友邦吊顶挂牌上市,到了年中又有莎普爱思成功首发,再加上嘉兴港区的嘉化能源集团成功借壳华芳纺织登陆主板市场,中国玻纤将注册地迁至嘉兴桐乡,A股嘉兴板块不断壮大。去年的最后一天,新澳股份又登陆A股市场,至此,我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增至35家,另外还有报会在审企业7家,过会待发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2家。截至去年年底,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2300亿元,累计募集资金54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嘉兴经济的发展。

“嘉兴板块”的壮大也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努力。去年,我市深入挖掘全市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研究完善上市奖励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挂牌上市的若干意见》、《嘉兴市企业股份制改造指导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明确了全市股改、挂牌和上市三年目标及具体任务分解,为推动我市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全市新增股份制企业达59家,创下历史新高。

2014年是“新三板”正式扩容的第一年,做市商交易制度的推出,使得“新三板”的交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市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日渐完善和“新三板”扩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建立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交易市场的合作交流机制,多次联合上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省证监局、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单位举办关于企业股改挂牌上市的各种培训推介活动,进一步拓宽企业上市上柜渠道。去年全市登陆“新三板”企业5家,拟挂牌“新三板”企业27家,已与券商签约企业23家;在浙江股交中心挂牌企业达到112家。这些都为我市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第一梯队打下了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去年我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规模大幅提升。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渠道直接融资达301.8亿元,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接融资规模的提升,进一步优化了融资结构,拓宽了渠道,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对嘉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摸准新常态

 

服务实体经济新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则经济兴。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市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主题,创新举措,改善服务,实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

去年8月,我市召开全市金融创新务实服务实体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见》,提出了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优化信贷资金投向、深化支农支小金融创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严禁违规揽存、加大督查和查处力度等七个方面的举措,切实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还开展了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务实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的十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项活动,成效显著。例如“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走访企业达18106户,结对帮扶企业3764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138个。

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央行票融通业务、微信融资对接平台、外贸供应链融资、农村“两权”抵押融资……针对实体经济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金融创新亮点不断。

创建省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向科技领域集聚,是我市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举措。去年,我市通过金融领域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我市科技金融投融资体系,更好地满足创业创新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市通过设立科技创业创新企业数据库和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初步建立起了科技金融风险共担机制,为金融机构解除了后顾之忧,有力地提升了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积极性。截至去年末,嘉兴市已成立嘉兴银行高新支行、农业银行嘉科支行等6家科技专营支行,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达到1.6亿元。

我市还积极拓展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空间,争取政策性银行扩大对我市的资金投放。去年三季度,国开行在我市的贷款余额达到235亿元,进出口银行在我市的贷款余额达到62.1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发展。

目前,全市金融总量平稳增长,对实体经济服务保障作用有效发挥。去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5513.87亿元,增长8.7%,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2701.58亿元,增长10.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393.16亿元,增长13.8%,比年初增加533.14亿元。全市支农支小贷款增长了40%以上,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

 

抢抓新机遇

 

2015,金融改革创新在延续

 

新年伊始,金融改革发展的热潮就扑面而来。元旦刚过,先是李克强总理前往深圳前海考察微众银行,并见证了这家互联网民营银行第一笔贷款的发放,随后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业界普遍认为,这些信息预示着2015年金融改革发展重大方案将进入全面实施期。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金融资源跨市场、跨区域、跨机构流动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常态,金融混业经营渐成趋势,监管部门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门槛逐步放开,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发展,这为嘉兴金融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资本市场,嘉兴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近期,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嘉兴企业基础好,随着注册制的到来,大批企业可以利用注册制登陆资本市场,在新的规则下,如何做好准备是关键。另外,在“新三板”方面,自从2014124266家公司集体挂牌后,整个市场如同坐上了一列高速列车,不到一年时间,挂牌公司数量从355家猛增至1633家,中国版“纳斯达克”悄然崛起。2015年“新三板”分层管理制度呼之欲出,意味着优质公司在“新三板”将获得与创业板类似的发展环境。

如今,马年隐去,羊年将至。加快金融产业发展,扩大金融总量;强化金融服务保障,促进经济转型;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2015,嘉兴金融还将继续前行,成为打造嘉兴经济升级版的新动力。(嘉兴日报)

上一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金融机构审计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打印此页】 【返回上级】 【关闭此页

Copyright©浙江省租赁业协会 2013-2014 zjleasi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zjleasing@sina.cn电话:0571-87298907传真0571-87298905 浙ICP备15031672号-2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